《南京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流动着的文化大运河

   期次:第1236期   作者:王业松   



  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 2018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会场,6 月 1 日到 3 日在淮安举办。6 月 3 日后还有几场专题讲座。这是淮安市主办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非遗展示活动。包括了京、津、冀、鲁、豫、皖、苏、浙 8 个运河省市的 160 项最精粹的非遗项目。11支秧歌号子表演队、9支合唱队共聚淮安。
  举办期间,作者正好在淮安小住。出于对文化生活的追求,3 天的活动作者参加了两天,观看了两场演出,参观了两场展览。
  京杭大运河从开凿邗沟算起,至今已2500 多年。全长 1794 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淮安的此次大举动,大手笔,让广大市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为震撼,也使作者不得不倾吐几点感受。
  一、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彩缤纷,各地的乡土文化各具特色。这次的开幕式的演出在淮安大剧院举行,主题为“运河传情,匠心筑梦,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9 个节目,个个精彩夺目,扣人心弦。其中淮安区的十番锣鼓,惊天动地,热闹非凡,领唱者歌声清脆而嘹亮。扬州的杖头木偶戏由三位非遗传承人表演了京剧水袖功、川剧变脸和喷火,当木偶悬腕写了“运河传情,匠心筑梦”八个大字在舞台上出现时引起了全场热烈喝彩。常州市演出的锡剧《珍珠塔·后园会》、苏州市演出的苏州评弹《白蛇传 ? 游山塘》等节目都是运河沿岸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最让观众叫绝的是淮安区仇轿杂技的《肩上芭蕾》和徐州表演的唢呐鼓吹乐《丰收喜悦》。最后的戏曲联唱《继往开来》,淮安市的京剧演员姚中文、刘小荣、张喆,淮海戏的许亚玲等几大名角同台献艺,为开幕式演出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二、文化在民间,民间有高手。仇轿杂技演出的肩上芭蕾,头顶上的芭蕾表演水平达到很高水准,可以走出江苏,走出国门。即使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在国际演出也完全够格,可这是淮安的一个乡镇的演出节目呀!还有淮安市演出的男子舞蹈《运河船工号子》、《金湖秧歌》等都够国家级水平,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
  运河沿岸的非遗技艺让观众目不暇接,见所未见。这次作者访问了三位非遗传承人。一位是扬州漆雕传承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金桂清。今年 62 岁的金桂清,是扬州江都区十大能工巧匠之一,他的国画《运河人家》入选 2008 年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精品展,《古运河畔》、《南水北调源头》参加扬州市建城2500 周年美术作品展。金先生在此次展览现场表演了扬州漆雕技艺。作者采访的第二位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泗阳桃雕传承人云守阳先生,他出生于桃雕世家,是第四代传承人,他掌握了一手桃核上雕刻的绝活,代表作有各尽其妙的《十八罗汉头像》、神采飞扬的《八仙过海》等作品。每件作品都经过巧妙构思,精雕细刻,在方寸之间尽显泗阳民间工艺的精粹。作者采访的第三位是毛笔制作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主要传承人石庆鹏先生,他向我介绍了毛笔的分类和毛笔从选料到制作的全过程。
  此次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有豫、皖、浙等地众多非遗项目,这些展品都是非遗高手的佳作。
  二、生活产生美,劳动歌颂爱。此次的演出和展品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是劳动中的歌舞,歌舞中的劳动。歌词含蓄优美,情节感人,如“藕爱荷花出水鲜,六月荷花连着藕”、“能跟情哥见一面,妹变藤萝树上缠”、“但愿花常好,但愿月月圆,地久天长永不分”等,都反映出文化来自于生活,反过来又歌颂了生活,歌颂了劳动,歌颂了爱情。
  三、在传承中创新。千年千里的京杭大运河,如同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千年千里的运河对沿岸的交通运输、灌溉和排涝起了巨大作用。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岸工农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兴起均起着推动作用。
  传承的目的在于利用。2017 年 6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指出,要统筹保护 好、传 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现在仍发挥着航运、灌溉和饮水作用,当代的大运河承担着另一项任务——南水北调东线的河床。大运河是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河流,大运河沿岸所产生的文化将永远鼓舞中华儿女继续创作着美的生活,创造出更灿烂的运河文化。
  传承大运河文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有的属于抢救性的传承,因为有的技术如不及时抢救将失传,有的非遗项目后继无人,如漆画艺术传承前景堪忧。传承中要有创新,这样才能做到正真的传承。金桂清先生说得好:“说传承,更需要创新,师古而不泥古”。
  活动期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几场讲座,为淮安人民带来了难得的精神享受。茅子芳、马宁、侯雪三位向淮安市民揭秘了工艺美术和非遗项目的奥妙;《老工匠再谈玉文化》、《雕漆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和 《我在故宫修文物——工人器物 天地造化》等必将推动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

南京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648次访问,全刊已有345849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