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片菜园

   期次:2019年第7期   作者:严 巍   




  碧绿的地畦纵横交错,长长的豆角攀着酱紫的茄子,青青红红的小尖椒在枝头时隐时现,硕大的南瓜在梅豆秧下东躲西藏……这便是儿时村后小河岸边的那片三分小菜园。
  土地是慷慨的。只要付出了辛劳,它就会倾其所有,把用汗水浇灌出的硕果无私地犒赏给它最忠实的主人。
  家乡民风醇厚,各家菜园之间虽有高高的地畦分界,抑或用篱笆做围墙,但这种地理上的分界线不会成为邻里之间精神上的隔阂。收获的季节里,瓜果蔬菜相互赠送,这种最为原始最为古老的物物交换,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至朴至纯的乡情。至今想来,关于那片菜园,我更为感动的,并不局限于甘甜的瓜果给童年增添的一抹光亮,而恰恰就是这种简单的互通有无所传递的纯真无瑕的和谐和睦和彼此信任。
  彼时,年少无知,不懂劳动之艰辛。当父母在田间辛勤耕耘挥汗如雨时,我们这些小家伙们则钻进田头高高的梧桐树里,陶醉于吮吸蜜蜂残留在梧花里的蜂蜜。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欢笑,绽放在高高长长的花枝上,不像父辈们,紧紧地熨贴着厚实的土地。后来,住进了城里,渐渐远离了乡村,远离了土地,也就忘却了那块曾经飘荡着欢乐童年的三分菜园。超市里终年不断的品种繁杂的菜蔬,淡化了对土地的眷恋。
  前不久,在与所住小区有一墙之隔的另一个住宅小区,非常庆幸地见到了久违了的小菜园。严格来说,那不能称为菜园。原先不过是两栋楼之间荒废了的绿化带。在不影响人车通行的情况下,有细心的居民就在这块空地上辟出一方地,松土点种,很快便有所收获。楼上楼下的左邻右舍竞相效仿,一块三分左右的绿化带就成了 10 多家居民的小菜园。在既定事实面前,物业上很宽容地默认了居民的这种惜土如金的做法,只是贴出告知,不允许再扩大地盘。
  看样子,居民们很珍惜这个机会。辣椒、茄子、小葱、小青菜、小白菜……甚至花生秧,10 多种家常菜蔬组成了或长或方的阵形,很是精致。尤其这个时节,小菜园里非常热闹,红绿争光,蜂飞蝶舞,盎然生机很是感人。我上下班路过时,无论清晨午后还是霞光里,总会看到三三两两的老者在侍弄菜园。那种精心,那种认真,那种执著,是高高的楼群里难得的一种城市表情。观察了些时日,发现他们多是在家的留守老人——为子女看管上幼儿园的孩子。我就固执地认为,这些留守老人一定来自乡村。居住环境的改变,难以割断他们对土地的一往情深。方便快捷的城市生活,无法淡薄他们脚踩土地而油然于胸中的那种踏实之感。
  在林立的高楼间辟出一方小小的菜园,他们播种的,不是维持生计、丰富餐桌的菜蔬,而是一种深沉的怀念,一种扎实诚恳的秉性和对山乡泥土气息的追随。
  尽管身居繁华的城市楼群里,尽管被现代化的时髦包装,但在人性的根本上,我们和偏远旷野里的耕耘者一样,永远都是土地的子民。

南京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401次访问,全刊已有346421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