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忆恩师:崇业爱人,高瞻远瞩!

—— 访都有为院士
   期次:2022年第15期   作者:李嘉豪  朱珂影  戚新源   

1995 年都有为院士(右)、王又法博士(左)与鲍家善先生(中)合影

2020 年都有为院士(左)与冯端先生(右)合影

编者按: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校团委特别推出“我和我的南大”专栏,通过寻访各院系推荐的老教授,与大家一起从老教授的南大故事中回望岁月的深沉,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不同时代中南大青年的情怀与担当。本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都有为的讲述,文章回忆南大物理系鲍家善、冯端两位大师。本文转自“南大青年”微信公众号“我和我的南大”专栏,略有改动。

 

鲍家善先生:崇业爱人

在都院士的求学生涯中,南京大学磁学创始人、物理学教授鲍家善先生是他的学术引路人。1949年3月,鲍先生在吴有训先生、施汝为先生的引荐下任职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1952年,中央大学与金陵大学合并,鲍先生就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系副主任。

在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学校的物理系并不设细分专业。1952年,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开始借鉴苏联模式,探索高校教育“专门化”。在此背景下,南京大学物理系拟成立金属物理教研室,解决国内的重工业发展问题,施士元先生与同事一起投入到筹备工作当中。继金属物理教研室之后,理论物理专门化、半导体物理专门化、磁学专门化等细分专业先后成立。1954年,鲍先生负责筹备磁学教研室;1956年,磁学教研室正式成立,鲍先生任主任。

鲍先生在国外求学时的研究方向是微波天线。五十年代初,国际上刚兴起的一种铁氧体新型氧化物磁性材料进入了他的视野。这种磁性材料在当时尚未得到微波天线领域的关注,但鲍先生极有远见地意识到,这一新型磁性材料很有可能会对微波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他迅即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抓住这一机遇,开拓了磁学研究方向。

都院士对鲍先生的授课记忆犹新,“鲍先生教我们的是电动力学。我们那一届学生对鲍先生的印象都特别好,因为他讲课很生动,经常用一些比喻的方法把原理讲清楚。”几十年过去,他仍然记得鲍先生用乘火车的例子讲相对论:人坐在火车里,旁边的火车开动,还以为是自己的火车前进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就领会了课本上略显枯燥的知识。对都院士来说,鲍先生当年讲课的样子也还历历在目——留洋归来的鲍先生有抽烟的习惯,讲课时手中常夹着一支雪茄。“鲍先生有一个本领,用嘴巴的一边叼着雪茄,边抽烟边讲课,吐字还非常清晰,烟云袅袅,香气四溢。”都院士笑道,鲍先生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喜欢和学生、同事聊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战……鲍先生还会给学生讲二战时期美国是怎样利用自己发明的微波天线将日本战机定位击落。鲍先生的讲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学生们听着听着,在无形中就被深深吸引住,“好像我们也置身于其中,随之兴奋”。

都院士当年的毕业选题即是在鲍先生的建议下进行的。那时,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雷达探测方式由于移动速度太慢已经无法跟上探测需求。于是,1957年,鲍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用电来控制微波束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扫描天线。鲍先生建议都有为以此为题作毕业论文。“鲍先生的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很超前的。”都院士说,在先生的建议下,他选取了“磁控扫描天线”作为论文题目内容,并在鲍先生的亲身指导下,于1957年作为磁学教研所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毕业。

在都院士心中,鲍先生的教导主要在两大方面让他受用终身,一是引导他学习英文,使他能够利用外文资料开拓教学和研究工作;二是教他怎样做科研。做科研首先是调研文献,把人家的东西搞懂。搞懂的基础上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创新。创新有大有小,我做论文只是小小的创新,他提出概念是个大的创新思想。所以我认为鲍先生是我科研的带路人。至今,都院士仍将鲍先生看作引领其进入科学殿堂的首位老师。

冯端先生:高瞻远瞩

纵览都院士的科研生涯,冯端先生是不得不提的一位恩师。在都院士看来,冯先生在南大物理的发展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继承魏荣爵、施士元、鲍家善等大师的衣钵,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关照培养了包括都院士在内的一大批后辈。

“当时中大、金大的教师基本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冯先生没有留学经历,但他的外语很好,从小就看外文书。”提起冯先生,都院士的语气里尽显敬佩。冯先生年长都院士13岁,1946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都有为入校时,冯先生尚是一名年轻的讲师。当时,冯先生正协助施士元教授筹建金属物理教研室,后接任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

作为物理学人,金属物理对冯先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但他凭借其独到的创新眼光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高起点”,都院士对此补充说:“物理研究和工学院的材料学不同,物理人习惯从原理而非经验出发,高屋建瓴,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要害。”彼时冯先生将难熔金属作为材料对象,从位错和缺陷等基本原理出发,对金属材料进行深刻、透彻的研究,为金属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冯先生与同事编写的《金属物理》一书被誉为金属领域工作者的“圣经”,其团队关于“金属缺陷”的研究成果也被人们誉为南大科研的“五朵金花”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冯先生认为教研室关于金属物理的研究可以告一段落,接下来需要工科人才在金属领域继续纵深,让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结合。此时,国际上物理研究的前沿已转向激光物理,金属物理教研室不得不面临转变研究方向的问题。当时的南大尚没有光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但冯先生敢为人先,凭借独到的眼光指出南大物理需要有人去研究非线性光学和相应的单晶体的制备,并高瞻远瞩地将金属物理教研室改名为晶体物理教研室,研究方向也由金属改变为激光等非线性光学。在冯先生卓越的领导下,组织晶体组师生,其中主要骨干老师有王业宁、闵乃本等人,共同合作、努力,攻克重重难关,才取得一系列辉煌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荣誉。事实证明,这一番改变确实将南大物理系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高度。

都院士认为,此乃“大师的眼光和高度”。没有这一次晶体物理的研究转向,南大物理绝不可能迎来发展与振兴。研究方向调整后,南大物理的SCI核心期刊论文数为南京大学曾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作出了不少贡献,回忆起这些年的成绩,都院士满是骄傲和欣慰,“这离不开冯先生的高瞻远瞩、提前布局。”

所谓大师,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洞见引领学科发展的人,功成名就从来不是他们的目的。冯先生已经培育出南大的“五朵金花”之一,却仍然勇于探索、乐于创新,在新的领域扎足深耕,求知若渴。“这是大师与一般人所不同的地方,大学离不开大师,大师乃为大学之灵魂人物。”都有为院士感叹道。

念恩师:大师之风,立德树人

“大师不仅要有大学问,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品德。”都院士说,“这是从冯先生身上看到的。”

冯先生乐于提携后辈是出了名的,他提出“大师带团队”的研究模式,以身作则带领后辈一起做研究。晶体物理教研组在冯先生的带领下划分为几个不同方向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创新。冯先生没有只为自己带领研究的晶体物理方向考虑,而是将理论物理、半导体、磁学等研究中值得发展的方向都纳入了物理研究所的范围。1984年,科技部筹建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固体所被并入其中,冯先生任第一届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带领着物理学科走向新的发展高峰。

都院士回忆,彼时自己“没有经费,只能买化学用品做超细微粒的实验”,当时的他只是“穷则思变”,并没有想到纳米材料会成为之后的研究热潮。冯先生远见卓识,在建立固体物理所时,将都有为的研究方向作为磁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资助其五万元的研究经费。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合作推出“中美凝聚态物理合作计划”,为中国的物理科研工作者提供赴美学习、交流的机会,南大物理学院得到两个名额。当时的都有为正在与核子组的张毓昌老师合作,采用穆斯鲍尔效应研究磁性材料,恰巧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有一名专门研究该效应的沃克教授。得知这一情况以后,冯先生立即为都有为撰写介绍信,最终都有为成功地成为了“中美凝聚态物理合作计划”中的一员,前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另一位成员则是一位半导体方向的教师。“冯先生选了磁学与半导体方向的教师,不是考虑他个人与晶体组的利益,而是考虑整个学科的发展。”都院士说,冯先生的气度与格局他至今难忘。

回国后,都院士成为了南大物理系的骨干教师之一。2005年,他参与遴选中科院院士,冯先生不遗余力地为其引荐。虽然研究方向不一致,平日交集也不多,但春风化雨,冯先生的高风亮节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都有为时常鞭策自己继承恩师之品格: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圈子,不能只有圈子里的人得到实惠,圈子外的人却得不到好处,要做一个心胸开阔、堂堂正正的人,对学风不正、忘恩负义之辈则应嗤之以鼻。

都院士难忘冯先生对自己的提携和栽培。冯先生对南京大学及物理学科的发展起了奠基人的重大作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因此都院士曾多次向学院提议为冯先生树立塑像以发扬正气,为师生树立做人、做学问的榜样,感恩冯先生对南京大学杰出的贡献。实际上,像都院士一样对冯先生满怀感激的后辈不胜枚举,许多出色的物理学家都曾受冯先生的知遇之恩,而他们也将这份对后辈的关爱继续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

“科学主要的是严谨、求知、实事求是,千万不能造假。”谈及对后辈的期待,都院士也无处不流露着相承的人生信条,“为人要好学,要有创新精神。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踏实正直的人,目标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只要在滚滚红尘当中为这个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觉得就可以了。”

恩师情,记心头;授业恩,永难忘。真知灼见,高瞻远瞩,大师的格局高而远阔,为学科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以奉献报无私,以宽阔应广大,大师的精神润物无声,在一代代师生间薪火相承。相信如今,一代代南大学子正在像他们的恩师们那样,承担起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并将这无私的师者精神代代传承。

南京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731次访问,全刊已有345110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