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立足三尺讲台,上好开学第一课

摘要:新学期伊始,南京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在云南双柏、贵州平坝、湖北巴东、宁夏隆德四地六校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课外拓展、调研走访活动,锤炼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

南大 90 后博士:贯通科学与历史!文科生也能发 SCI !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典型构架形式与该研究所涉建筑遗存实例分布图    过去千年(自唐至清)华北遗存古建筑屋顶坡度变化与历史重建的气温异常9月8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IF=14.136)发表了题为“Change of extreme snow events shaped the roof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the past millennium”的论文,研究团队揭示了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建筑形制演变的影响。该项研究工作得到符淙斌院士指导,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丁爱军教授、中科院地理所葛全胜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李思洋博士(现为中科院地理所博士后)、大气科学学院丁可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何乐君为第二作者,大气科学学院黄昕副教授为第三作者。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思洋,是南京大学首位东方建筑研究方向博士!《Science Advances》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知名的综合类期刊,2015年创刊,2017年第一个影响因子高达11.511。《Science Advances》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2021年JCR最新公布的影响因子为:14.136。该期刊的论文录用率在10%~20%。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大气科学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揭示了由历史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雪变化,是造成中国古代建筑千年尺度上(唐至清)屋顶坡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演进的关系是国际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序列的建立,国内外学者就历史气候变化在世界各地古代文明兴起、衰落中的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农业基础、人口迁徙、战乱、政权更替等的深刻影响进行了丰富而深入的探讨。而在上述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历史气候变化作为自然环境基础,同样影响着先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是人类在一定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上创造的,用以居住和使用的空间,且其最初的建造目的即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恶劣天气或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对于气候变化,特别是与之相伴随的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深刻影响应是非常敏感的。然而,古代先民们是否以及如何在建筑上作出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建筑功能需求变化,至今仍不甚清楚,尤其以千年时间尺度而言。此项研究以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以来的屋顶坡度变化为着眼点,基于中国古代建筑高度的气候敏感性(土木结构);以中国现存唐以来木构建筑遗存(为保证水热基础的基本一致及时间序列的相对完整,仅讨论北方地区)、中国近2000年气候重建成果为基础,关注了近2000年来温度变化、降雪事件记载与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坡度变化相同步的波动趋势,以及屋顶坡度对于屋顶排雪能力及建筑安全的重要影响。通过系列量化分析,文章研究得到:千年以来,中国古代先民为更好地适应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发挥聪明才智,不断调整建筑屋顶坡度,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千年尺度的降雪变化,维持建筑安全,减少维修成本;而此气候变化的适应过程亦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某些建筑技术、审美特征的发展演变。此研究为气候变化与考古、历史领域的深入结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工作得到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社科基金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而研究成果的推广也得到王琎先生、吴伟先生、安瑞军先生、达志翔先生、束金奇先生、高逸凡先生的帮助和支持。李思洋、何乐君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学鹰教授、马晓副教授指导的博士和博士研究生,吴伟、安瑞军、达志翔为两位老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在职),束金奇为两位老师指导的硕士,均为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成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分别为该成果的第一、第四完成单位。本文源自“南大新闻网”、“南大招生小蓝鲸”微信公众号

彭海航:且歌且吟且徐行

摘要:彭海航,大气科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研院第五届驻院研修生,修读艺术与文化创意第二专业。曾获国家奖学金、南京大学十佳志愿者、南京大学励志模范、栋梁奖学金优秀奖、全国大学生物...

南京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434次访问,全刊已有3415036次访问